關鍵詞 |
泰安有機加工認證,有機加工認證標準,黑龍江有機加工認證,有機加工認證中心 |
面向地區 |
目前,全國所有省(區、市)均印發工作方案或實施意見,對提升行動進行了具體布置,已經基本形成總局統一部署、地方狠抓落實、認證機構主動作為、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各地共出臺265項激勵政策,累計為9萬余家企業免費培訓37.4萬人次,127家認證機構為36個行業的5639家小微企業實施幫扶,其中1065家企業新獲得ISO9001認證,加上行動前已經獲證的3032家,共計4097家小微企業獲得認證。
在組織發動方面,得分名的省份為:江蘇、山東、浙江、山西、福建;在宣傳培訓方面,得分名的省份為:山東、浙江、河北、廣東、山西、廣西(山西、廣西并列第五);在企業幫扶方面,得分名的省份為:山東、遼寧、江西、湖南、山西。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向當地請示匯報,推動將提升行動納入地方工作,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銀行貸款、“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方面給予政策激勵。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市場監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要善于發揮各類行業協會的作用,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積極引導第三方技術機構和小微企業參加提升行動。總局已把提升行動納入市場監管綜合考核體系,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也要建立、完善相應考核評估機制。
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以下簡稱“三同”)是指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在同一生產企業生產既能滿足境外特定目標市場要求又可內銷的產品。近年來,黨中央、多次就推動“三同”工作提出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要求“推進同線同標同質”。為推動內外市場銜接聯通與一體化發展,以高水平外部循環帶動國內循環,現就推進內外貿產品“三同”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組織建立標準、第三方評價、質量管控等一攬子政策與技術綜合服務機制,為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提供業務培訓和技術服務;指導企業運用中國質量走出去的有益經驗,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形成“全球市場、一個品牌、統一質量標準認證體系”的“三同”企業發展模式;探索建立區域協同、部門協作“三同”推廣實施機制,立足區域主打產品和產業實際,分行業類別組織推動企業實施內外貿產品“三同”。
探索深化內外貿監管體制、經營資質等改革,激發市場主體實施內外貿融合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支持有條件、有意愿的企業對標國際標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加強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創新,進一步拓展“三同”產品,成為國際化兼容性企業;支持地方和行業組織建設完善工作機制,促進內外貿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鼓勵商務領域行業組織立足行業特色建立“三
————— 認證資質 —————